南通发布:另辟蹊径研究预防海默症! 通大这位75后博士屡攀科研高峰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据《2018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统计,去年全球有近5000万AD患者,到2050年预计将增加至1.52亿人,这将给世界各国造成极其沉重的医疗负担。然而,目前世界上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减缓或停止AD导致的神经元损伤。
在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41岁的年轻博士、硕士生导师包小峰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一项具有创意的研究:他们另辟蹊径,从微生物防治方面出发,通过调整肠道益生菌群的不同组合寻找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肠道微生物配方。“我们希望把肠道微生物和阿尔茨海默这两个热点联系起来,通过肠道微生物的调节延缓、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包小峰说,目前,该课题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我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为人类医学进步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提供保障。”
最近,新华日报以《转换思维,在另一条路上到达终点》为题,聚焦包小峰屡攀科研高峰的精彩故事。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脑肠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包小峰发现某些肠道微生物会对实验小鼠的大脑产生影响,可以缓解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行为学症状,对于此类精神系统疾病的防治有极高潜力。“这为我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对于科研,包小峰一向孜孜以求,从不松懈。2002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制药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博士毕业后,包小峰赴美国继续博士后研究,转向了微生物药理方向,在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等方面开始探索。2007年至2012年在美国新泽西医学和牙科大学药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科研工作者必须耐得住性子,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2012年,包小峰来到了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从事病原微生物衣原体转录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他介绍说,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不同种属的衣原体能够导致人体产生生殖道疾病、沙眼或肺炎、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
包小峰在早期阅读了大量前沿文献并且开展了相应的实验工作,确保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后,率领研究团队投入到攻关衣原体疾病的队伍中来,但在实验过程中,他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实验环境以及现有科学手段所造成的客观障碍。“譬如,在实验室中想要对衣原体的生长调控过程进行研究,势必要为培养一定纯度的衣原体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作为严格宿主细胞内的寄生病原体,能应用于衣原体的遗传学操作手段极少,虽然近几年发展出来了一些改良的实验技术,但因为实验条件的限制,新技术的尝试一直效果不佳。”他说。
这样的难关就像一座大山,势必要一点点凿通才有可能前进。面对有限的实验条件,在前人经验缺失的情况下,包小峰只能在不断试错中找寻最佳方案,但是仍然不能突破客观的实验障碍。面对紧迫的科研周期,包小峰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将实验重心从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投向了抗衣原体药物的研发方面,根据实验环境重新开辟研究方向,“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研究,另一方面也开辟另一个适合实验环境的战场。”
包小峰灵活的实验思维,让研究进程在另一条路上抵达终点。在调整了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方向后,实验成果数据有了明显的起色,这也鼓舞着包小峰团队一鼓作气,借由无数日夜的实验打磨、钻研所需具体的细节和设计,最终找出了最适合的科研方向,在抗衣原体化合物的筛选研究中实现突破,首次发现了衣原体特有的药物靶点分子,为衣原体的致病机制和特异性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身为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副院长,包小峰主持完成“靶向单基因模型构建与新型小分子化合物CB抗衣原体分子机制研究”、“GrgA在衣原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等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任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包小峰带领科研团队从微生物致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出发,在抗衣原体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研究中实现突破,首次发现与药物靶点相关的衣原体特有转录因子,为治疗因衣原体感染导致的相关疾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繁忙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包小峰还担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学工作 ,主要涉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最近,我们关于老年痴呆的科研项目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江苏佰澳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肠道益生菌已经上市,并开展了小规模销售。”这位75后党员博士说,他和他的团队还将继续努力,为“健康中国”和全民健康贡献应有的力量。